存货跌价准备的实务问题

 

 

资产负债表日,我们通常需要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,如果需要减值的,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,计入当期损益。
《财务人员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有两种常见的操作:一种是汇总一张存货成本和售价的对比表格,将售价低于成本的金额汇总出来,计算当期应当计提或者应当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;另一种是汇总一张存货的库龄表,按照不同库龄的存货金额和比例计算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,计算当期应当计提或者应当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。
我们来分析一下,这两种处理是否正确?

会计准则的规定

《存货》准则规定,资产负债表日,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。
《可变现净值是指未来净现金流入,而不是指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。企业销售存货预计取得的现金流入,并不完全构成存货的可变现净值。
类别 可变现净值
直接出售的材料、产成品、商品等 =估计售价-销售费用-相关税费
还需加工的材料、在产品、半成品等 =估计售价-将要发生的成本-销售费用-相关税费

可变现净值的注意点

1、 确定可变现净值的前提是企业在进行日常活动。如果企业不是在正常的经营活动,如处于清算过程,那么不能按照存货的准则来确定可变现净值。
2、 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,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,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、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。
3、 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,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。 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,超出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。
4、 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。 对于数量繁多、单价较低的存货,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。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、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,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,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。

实务中库龄法的运用

直观上看,可变现净值似乎与库龄并无直接关系。但从存货周转情况会影响存货最后的变现这一方向考虑,可变现净值似乎与库龄实际上仍存在一定的联系。按照“库龄”标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,该方法是否合理,关键是看存货价值与时间长短的相关性,需要根据统计数据得出合理的估值区间,与应收款项按账龄分析计提坏账准备类似。
如电子信息产品及配件、时装等存货,数量、规格、品种众多,周转较快,这些存货的品质及市场价值对时间较为敏感,这类企业,按照历史经验,以及管理层拟降价幅度,将库存时间与预期可变现净值发生联系,如将其“还原”为准则规定的可变现净值确定方法,或者与准则规定的方法挂钩,这样就能比较合理的解释企业的跌价政策了。

计提的会计处理

A公司2022年购进商品一批,买价100万元(不含税),当年没有对外销售,2022年12月进行跌价测试时发现该商品市场价值为80万元,假设无其他销售费用和税费,年末计提2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。2022年该批存货如何进行处理?

1.购进商品时
借:存货-库存商品 100万元
借:应交税费-应交增值税-进项税额 13万元
贷:银行存款 113万元
2.计提存货跌价准备
借:资产减值损失-存货跌价准备 20万元
贷:存货跌价准备 20万元

计提的会计处理

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及实施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,不符合国务院财政、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、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不得税前扣除。目前,仅对一些特定行业如:金融、保险 、证券、期货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等按规定计提的准备金可准予税前扣除。对于一般企业而言,企业计提有资产减值准备金均不得税前扣除。
在上面的案例中,A公司2022年相关业务对所得税的影响如下:
2022年度资产减资损失-存货跌价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,故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。

如果您对以上内容感兴趣或者有其他想探讨的问题,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并后台私信我们,欢迎联络并期待与您的合作。

  •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首页

  • 企业概况

  • 服务产品

  • 新闻资讯

  • 联系我们

Copyright© 2008-2025 上海迈伊兹会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| 沪ICP备11026758号-1

Top